目前分類:【解剖】 (8)
- Dec 25 Fri 2009 02:33
陳昇與我
- May 23 Sat 2009 19:52
我的普魯斯特問卷

「普魯斯特問卷(Proust Questionnaire)」是十九世紀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探索自己而設計出來的小測驗,十九世紀末傳到法國,仍然只在資產階級間流傳。馬塞‧普魯斯特(Marcel Proust)在一八九○年根據英國版的問卷設計出自己的版本,而此問卷終於在文學史變成傳奇。「普魯斯特問卷」是由一系列看似簡單的問題所組成,問題囊括被問者的生活、思想、價值觀以及人生經驗。探討人的心理狀態和思考方式的變化,隨著年齡際遇,會有不一樣的答案,是了解最簡單別人或自己最直接的方式,同樣的問題,不同的人的答案卻相差甚遠。因此,人們也會藉由回答問卷發現到,也許原來自己並不像預期的那樣了解自己,而一個人的追求、喜好甚至生命觀都通過這份問卷呈現出來,而又以法國名小說家普魯斯特版本流傳最廣。「普魯斯特問卷」是今日媒體喜歡引用的問問卷,它並非普魯斯特所發明,而是他有趣的回答使該份問卷因此成名,是以其後常被引用,原本的普魯斯特問卷還被買下版權,出了一本包括許多名人回答內容的書。
我的普魯斯特問卷(2009年5月23日):
1.你認為最理想的快樂是怎樣的?
- Aug 17 Sun 2008 23:21
土耳其咖啡占卜
- Oct 12 Tue 2004 03:57
女朋友?

他們總是會問到一個問題:那你為什麼不交女朋友呢?
一般情況下我會回答:因為我不需要。
如果是很認真的問,而我也認為問的人應該可以了解我的想法,那我就會說得詳細一點,因為雖然「不需要」也是原因,但畢竟是個次等的原因。
- Jul 18 Wed 2001 09:46
生命中的轉捩點
有一次帶大學部的一門課,談到有關生涯發展的相關經驗,在我
設計的一連串問題中,有一個是問到在過去的生命中,你曾經做過
什麼樣重大的抉擇?
這個問題回到我自己身上,我的答案會是:「決定念大學。」
- Jul 17 Tue 2001 09:50
我論文中的研究動機
從小我就是個喜歡塗鴉的小孩,只要拿著筆就會不由自主地
想塗塗寫寫一番,不管有沒有畫紙都行。也因此,小時候家裡
的牆壁好幾次遭遇我的毒手,當然也因此挨過罵。
在我還沒上小學之前,我曾經到過一間畫室,那應該是我姊
姊學水彩的地方,不知道是什麼緣故,只記得我就開始在畫紙
- May 24 Thu 2001 05:03
愛情旅途

愛情究竟是怎麼回事,我到現在仍舊是不明白,然而細細追究起來,又有誰真的明白了什麼呢?
研究智力的大師sternberg偏愛以三元論來看世界,愛情在他的眼中,也就變成了情感、激情、承諾這三樣東西的組合。於是他將愛情歸類成八種類型,可是這到底說明了什麼呢?充其量不就是對他所觀察到的現象做一個科學性的定義、描述,最後再賦予一個專有名詞嗎?說起來這正是主流心理學的通病,將一件眾所皆知的東西加上許多科學性的包裝,搞成說出來沒人聽得懂!卻缺乏對人間事真正深刻的認識,比起來,小說家們還更貼近人們的心靈世界。
在我自己的經驗之中,心理學或任何其他人對愛情的註解,都無能對我的困惑與無知幫上什麼忙。我只有透過一次一次的嘗試,不斷地傷害別人與被傷害,才能夠慢慢體會一些面對愛情時的身段。然而即使真的存在什麼方便法門,能夠一窺愛情祕奧,我卻也寧願身陷紅塵,一寸一縷地從經驗中學習。
- Apr 25 Wed 2001 05:01
初戀紀事

在那幽微晦暗的青澀年歲裡,我曾經那樣的喜歡過一個女孩。而那種喜歡,對於正值青春期的我來說是無能處理的,於是我經歷了一段多愁善感、無病呻吟的自憐階段。幸運的是在多年以後,我終於能夠重新面對這段感情,並賦予它新生的意義。
1988年,民國七十七年,我國一。那一整年對我來說是充滿了挫折、轉化以及自我遁逃。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從國小過渡到國中之間,佔據清醒時間二分之一以上的學校生活產生了急遽的變化。我不僅在班上喪失了成績的龍頭地位,也不再是一呼百諾的孩子王。資優班裡人才輩出,我不再是鶴立雞群,而僅僅只是滿天繁星中並不特別閃亮的一顆。
於是在五六年級時接觸的道家思想成為我遁逃的一個絕佳藉口,我開始相信自己是因為服膺老子的思想而隱遁起自己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