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對於神祕現象,我始終抱持高度興趣同時以理性思維加以檢視,基本上我是願意相信的(至少有相信的誠意),但是現實上卻極少確鑿的證據讓我心服口服,長此以往也因此獲得了鐵齒的稱號(其實我並不是堅持不信啊),可是也從來沒有因為鐵齒而讓我看到夢寐以求的鬼魅身影之類的(儘管朋友都是這樣恐嚇的)。
對心理學有粗淺的認識之後,對於這些現象的存在意義以及可能的形成方式提供了更寬廣的可能,也因此在朋友眼中變得更鐵齒!而事實上眾人所說:很多事不是科學可以解釋的,其中有很大部分卻確實可以解釋,只是可能因為我們的背景知識不足而誤以為不可解。
最近跟某些朋友陸續討論到命理的問題,於是順便介紹一些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試以討論。
先講述我的一個故事。
在我剛進大學的時候,迎新活動中有一個饒富心理學趣味的段子,學長姐們先發給大家一份類似問卷之類的東西(或如坊間之心理測驗),請大家填妥之後回收(還騙大家說是要拿去給電腦計分),隔日宣佈結果出爐,每個人拿到屬於自己的分析結果(主持人指示不要跟旁人分享),按照你認為「符合你個性」的程度使用百分比予以評分,我大概評了50%之類的,但是一調查下來幾乎大部分人都評出超過90%的高準確度(就是很準啦),接下來主持人請大家交換看,大家才發現所有的分析結果都是全然相同的內容。
就是類似以下的敘述:
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。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。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,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,不過你通常可以克服它們。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,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,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。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。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,厭惡被人限制。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,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。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。你有時外向、親切、好交際,而有時則內向、謹慎、沉默。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。
心理學家認為,人容易認為一串籠統的甚至矛盾的人格描述對他而言是準確的,而其實這些描述並沒有針對性,通常是一般性的,就像是它推斷你有眼睛、嘴巴一樣。當然準,因為通常大部分的人都是有眼睛嘴巴的。後來這被稱作「巴納姆效應」。很多星座命理書廣泛地運用這種技巧編寫,大部分人也會有類似當年我同學一樣的反應(覺得很準!)。
至於一些較具有指向性的描述,我們可以用「自我應驗的預言」試著解釋,這個心理學上的概念描述的是,當我們對一個人抱持某種預期時(比方說天蠍座的人比較熱情),這樣的預期會影響我們跟這個人的互動(比方說跟他相處比較沒那麼拘謹),於是反過來影響他對我們的互動(比方說他對待我們也就顯得比較熱絡),最後我們下結論說:果然天蠍座是熱情的。這個概念在教育界用得十分普遍,提醒教師不要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而使一個學生真的變成不成材。
除此之外,人對於訊息是有選擇性的,比方說對某星座的個性總共包含20項具體描述。當我們在一個人身上發現其中8、9項時,就會覺得很準,至於那些不準的,相信的人也會找出種種理由來自圓其說。畢竟因為人都有很多面向,往往在某些情境下表現出某種傾向,而在另外的情境裡有不一樣的反應,我們總是可以找到符合的時機來確證命理之說。
有些命理批示中會提到職業選擇或外遇傾向之類的,似乎很有針對性,但是如果你相信你自己將來會從事某領域的職業,在你面對選擇的時候是不是會給予「命中註定」的職業較多機會,或者成長過程中父母會傾向如此培育你,而使你擁有較佳的能力,最後當然就很可能真的走上這一條路。至於桃花運或外遇,當你面臨道德矛盾時,心中那句「命中註定是逃不過的!」就是很好的藉口,讓你較輕易的解決道德問題而選擇出軌。
這就像電影駭客任務第一集中,neo第一次去見oracle時打破花瓶時一樣,neo想知道oracle如何預先知道他會打破花瓶,oracle卻說他更疑惑的應該是:如果oracle沒說出預言花瓶還是會破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