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寫在前面,文中所提到關於各種經典、哲學的詮釋,都是出自我個人的理解,而這樣的理解啟發了這篇文章,所以重點是在這個啟發出來的觀點,而非如何才是正確的理解,因為正確的理解根本不存在,除非你能找到佛陀、老子、海德格本人來跟我說他的意思不是這樣。況且,就算他們本人來了,也不影響我個人化的理解而得來的啟發的價值。》

 

心經一開頭就說:「觀自在菩薩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照見五蘊皆空。度一切苦厄。」

 

言簡意賅,說明了透過大智慧(摩訶般若)去觀照,能夠領悟到五蘊皆空的境界,於是所有煩惱完全根除,抵達解脫涅槃的彼岸。

 

那麼五蘊是什麼呢?一般我們所知道的,五蘊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而事實上,這是一個逐漸脫離真相而形成自我的過程,於是透過觀照回歸存在真相,就能剝除五蘊帶來的影響,也就可以免除了各種煩惱。

 

在五蘊生起之前,存在的真相就是所謂的空性,彼時,沒有我與物的分別,也就是還沒有自我意識的產生。認知心理學大師皮亞傑(Piaget)在他的認知發展理論裡面提出,0~2歲的幼兒屬於感覺運動期,在這個階段裡,幼兒會在一歲前後發展出所謂的物體恆常性概念,認識到「對象」是獨立於自身而存在,且即使被藏起來,看不見也摸不到,也不會認為這個東西就此消滅。

 

也就是說,在這之前,人並沒有意識到「我」與「外境」的分別,一切都是合一的,一切都無性質,甚至沒有一個「我」去經驗到一切的本質,而只是「在」之中。當自我意識發展出來,認識到某些物體是身外分離之物,也就經驗了首次的二元對立,我與非我的對立,於是「色蘊」就產生了,這也就是自我的萌芽。

 

而這個「色蘊」因為開始了主客二元對立,使得原本開展的、無礙的、流動的意識空間產生了界限,基於這樣的對立是一種對存在本質的誤認,於是相對於本質的「明」,「色蘊」又被稱為「無明色蘊」。它具有三個階段:「無明誕生」,分別出物與我;「內生無明」,認定了二元對立才是恆久的事實真相;「自觀無明」,注視著「我」的時候把自己也認做了具有某種界限存在的客體。

 

「色蘊」生起後,我們會進一步用感官去認識各種外境,於是「受蘊」生起。透過這樣的確認,來強化物我之分,也就是所知與能知,能知即是認識的主體,所知者則為被認識的客體,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轉來轉去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打轉,千年來只有唯心唯物、理性經驗的爭論,沒有突破過二元對立,甚至西方哲學的舞台也從來沒深入到「受蘊」的層次,大部份是在我們後面會談到的「想蘊」到「識蘊」,唯一的例外應該就是海德格。

 

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好惡之分,所有透過知覺感受到的還是毛茸茸的,無可言說的,不帶偏見的,沒有給出詮釋的狀態,也就是純粹的知覺本身,在海德格詮釋學那裡被稱為非遮蔽狀態,在王陽明心學那裡被視為本心。在二元世界裡,此時存在者感受到的是事物的本質,現象的本身,語言還沒有介入,理解還沒有產生。

 

接著「想蘊」生起,我們開始將感受區分出性質,這個感覺是我喜歡的、那個感覺是我討厭的,由此生出貪、嗔、癡三毒,並且也引發了各種動機,我喜歡的就想辦法趨近,討厭的就盡量遠離。在這個階段,我們賦予了經驗本身最原初的某些性質,而因為這些被賦予的性質,最原始的情緒也由此隨之伴生而來。

 

在沒有好惡之分時,主客對立的二元世界中,事物的本質只是如實地呈現,而存在者也只是如實地去經驗,感受的生滅任其來去,不緊抓也不逃避。一旦「想蘊」生起,喜愛的感受產生便覺得快樂,接著便想要得更多,喜愛的感受消失便覺得若有所失,接著就想找回它;厭惡的感受亦然。

 

在這個階段,好惡和情緒的原始樣貌誕生了,但語言還沒有介入,還屬於一種趨吉避凶的生物本能。隨後,「行蘊」生起,認知功能成形,我們開始運用智力,為事物分類和命名,發展概念,各種標籤開始取代了事物和經驗的本質,如同亞當和夏娃吞下了知識樹的果實後不再純真,語言的意義取代了真實,原本獨一無二的個別經驗被分門別類,化約出抽象化的意義,至此,語言開始遮蔽了事物的本質。

 

例如,你擁有一座玫瑰園,裡面的每一朵玫瑰其實都是獨立的個體,在玫瑰的名字並未給出以前,園中的每一朵花兒在你與它交會的經驗中都擁有其獨特的本質,但「行蘊」升起,開始擷取其中共通的性質,去除各異的微妙特徵,融合某些印象深刻的記憶,加上操作型定義,然後將這個概念命名為玫瑰,從此提到玫瑰,召喚到你意識中的是這個概念,而不再是精細的每個獨特個體的本質。

 

更且,語言有其極限,故而以語言召喚本質將是一道永遠無法跨越的深淵,語言能召喚而來的,可能包含了原本並不存在於該特定事物本質內的綜合意義,而沒有能夠被語言捕獲所說出來的部份,就遺落在深淵之中,彷彿從不存在。

 

然而海德格也同時指出了一條跨越深淵的道路,他認為藉由藝術作品,可以使存在之真理創生顯現,放射出真理的光芒,也就是詩意的光輝。他認為藝術的本性是真理,也就是詩,而透過詩意的理解,而非意義上的理解,存在的本質於是能夠彰顯。

 

在東方,因為深切明白語言將遮蔽本質的必然,於是,佛陀拈花,迦葉微笑,傳下了「以心傳心,不立文字」的教外別傳禪宗頓悟法門。

 

在這個「行蘊」的階段,同時另一場大規模的二元相對概念被成對生產出來,光的概念一旦誕生,自然就定義出反面的暗;好定義了壞;長定義了短;於是老子說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。斯惡矣。皆知善之為善。斯不善矣。」、莊子說「聖人不死。大盜不止」,除了好惡和情緒之外,意義被生產出來了。

 

「行蘊」的生起,大約跨越了幼兒認知發展階段中的感覺運動期後半,一直到前運思期和具體運思期之間。在2歲前的感覺運動期間,幼兒已經開始在發展符號能力,以意指連接所指,而在前運思期中的2~4歲時,符號語言運用逐漸成熟,4~7歲時則具備理解意義的思維能力。

 

至此,「我」的結構越來越清楚、越來越堅固,「識蘊」應運而生,開始脫離經驗本身,純粹以建構完成的概念進行邏輯、推理等抽象性思考,綜合了「受蘊」、「想蘊」、「行蘊」中伴生的趨避、情緒和意義,衍生出龐大的思想體系,疊加出越來越多脫離本質的附加性質,各種價值觀、道德、符號象徵、教條、主義、文化,構築出所謂的信念系統、所謂的自我。

 

在概念化以後,知識的產生從此不必來自經驗,不必來自與本質的相會,透過概念化的學習、理性的推演,概念反過來構築真實,理解和詮釋建構出一個夢境,取代了經驗世界。

 

例如你從未有過接觸外星人的經驗,但透過各種理論、他人的證詞、外星智慧生物存在的機率等等,綜合判斷後你選擇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,那麼對你而言,這個宇宙中就是存在著外星人,這成為一個現實。又例如,古代北歐人藉由觀察自然現象、直觀的宗教性,推理出雷神索爾的存在,並透過神諭或現實中的某些巧合予以確認,這對他們而言是認定的現實;而現代人透過在學校學習電學、大氣理論、閱讀其他學者的實驗數據,以邏輯實證論為典範,確認閃電是一種放電現象,這也是一種認定的現實。但不管是雷神抑或放電的結論,都不是來自於經驗本身,僅僅是透過概念的推演、創造力、物理法則等建構出來的。

 

從這個觀點看來,這個世界的確就是一場夢境,我們所相信的現實無疑是幻覺,在五蘊的層層遮蔽之下,我們距離真相甚遠。

 

 

(累了,先寫一半XD)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